什么是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但近些年呈逐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手术、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方案。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专家"一对一"为您解答<<<
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明。目前的共识是因为子宫缺乏粘膜下层,因此子宫内膜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到子宫肌层,并伴以周围的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而形成了病变。而引起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侵袭的因素现有四种理论:
1、与遗传有关;
2、子宫损伤,如刮宫和剖宫产均会增加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4、病毒感染;
5、生殖道梗阻,使月经时宫腔压力增大,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的肌层。
1、改善饮食,要注意饮食清淡,忌食含有雌激素成分的食物。
2、保持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3、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紧张、激动、生气等。
4、平时可做些微量的运动,如走路,以增强肌体免疫力。
5、讲究经期卫生、注意保暖、杜绝经期性生活。
6、忌服激素类的药品,或使用激素类的美容产品等。
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手术、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对于那些症状较轻,仅要求缓解痛经症状,尤其是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以选择在痛经时予以非甾体抗炎药对症处理。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在绝经后会逐渐萎缩,所以此类患者在绝经后病痛就会得到解除而不需手术治疗。
(2)假孕疗法。部分学者认为口服避孕药物或孕激素可以使异位的子宫内膜蜕膜化和萎缩而起到控制子宫腺肌病发展的作用,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子宫腺肌病异位的子宫内膜大多为基底层的子宫内膜,它们对孕激素不敏感。所以孕激素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尚存在争议。
(3)假绝经疗法。GnRHa注射可以使体内的激素水平达到绝经的状态,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逐渐萎缩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此方法又称为“药物性卵巢切除”或“药物性垂体切除”。
2、手术治疗
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根治手术即为子宫切除术,保守手术包括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及肌层切除术、子宫肌层电凝术、子宫动脉阻断术以及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等。
(1)子宫切除术。用于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而且,为避免残留病灶,以全子宫切除为首选,一般不主张部分子宫切除。
(2)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的患者。
3、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也可以作为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方案之一。
>>>如果你有什么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专家"一对一"为您解答<<<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原因,为了防止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在接近月经期进行妇科手术,必须进行时应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挤压。
2、月经期间应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必须检查时切忌过度用力挤压子宫,以防将子宫内膜挤入输卵管,引起腹腔子宫内膜种植。
3、坚持避孕,不做或少做人工流产术,由于采用负压吸宫,如果在手术操作时使用的压力及使用方法不适当时,也可造成血液倒流入腹腔,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4、月经期间避免做宫腔内手术,如输卵管通畅试验,一定要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如果经血未净时手术,可将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进入腹腔,造成异位种植。
5、子宫极度后屈或宫颈、阴道狭窄,先天性无阴道(有子宫)等生殖道畸形,宫颈粘连都可造成经血排出不畅或者不能排出,经血逆流而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故应积极治疗上述疾病,以防子宫腺肌病的发生。
6、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禁止性生活。
7、避免医源性种植。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尤其是手术时穿透子宫腔者,或剖宫产、剖宫取胎手术者,都应保护好手术切口,以免将子宫内膜碎屑种植于切口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带入盆腔种植造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